新甫京娱乐娱城-正版App Store

温度:20-28℃ 天气现象:多云 风向风速:偏北风3-4级

特辑 -- 领导讲话

中国海口政府门户网站  更新时间:2009-03-13 00:00   来源:《海口年鉴2008》  

  政府工作报告

  ——在海口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

  徐唐先

  (2008年2月26日)

各位代表:

现在,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,请予审议,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。

一、2007年的主要工作

2007年,在省委、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,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,深入实施工业化、城市化、现代物流业、休闲娱乐业“四轮驱动”战略,创新体制机制,提升城市品位,推进新农村建设,切实解决民生问题,积极促进社会和谐,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。全市生产总值达396.35亿元,增长12.6%;财政总收入达到82.5亿元,增长17.7%,地方财政收入达31.29亿元,增长19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2.77亿元,增长15.5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89元,增长14.7%,农民人均纯收入4582元,增长10.3%,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创10年来新高。较好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,实现了本届政府的良好开局。

(一)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,优势产业加快发展

一年来,我们坚持稳定优化一产,调整提升二产,加快发展三产,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新进展。

特色农业发展加快。完成农业增加值29.5亿元,增长8%。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,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出口示范区建设初具规模,通过省级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8个,新建田头冷库3个,荔枝、香蕉、罗非鱼等农副产品出口、出岛大幅增加,文昌鸡活鸡实现直接供港。优势农产品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8%,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0%。

工业规模进一步壮大。完成工业增加值86.41亿元,增长12.7%。海马二期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,药谷二期、狮子岭飞地工业园建设加快推进,新增入园企业21家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192家,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55家,规模以上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。

服务业发展较快。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255.75亿元,增长13.6%。发起建立“琼北湛江区域旅游合作组织”,搭建了区域旅游合作新平台;组织“十万人自驾游海南”、“中国热气球飞越琼州海峡挑战赛”、“全国速度轮滑公开赛”等一系列大型活动;加大对航空公司和旅行社的奖励,接待国内外过夜旅游者585.65万人次,增长9.2%;旅游总收入55.39亿元,增长8.1%。精心组织海口地产开发论坛暨政府土地储备项目推介会,房地产业健康发展,全年房屋销售面积172.99万平方米,增长22.1%。会展经济迅猛发展,专业会议和大型会展达6398场次。消费品市场持续走旺,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9.38亿元,增长17.4%。金融保险、信息服务、物流、软件等产业快速发展。

(二)重点改革取得突破,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

一年来,我们积极推进和深化重点领域改革,提高对外开放水平,发展活力明显增强。

体制创新迈出新步伐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,认真落实市委《关于创新市区管理体制实施强区扩权的决定》,首批54项行政权项的下放和衔接工作正在有序推进。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绩,以9.3亿元成功出让49%的水务集团国有股权,溢价202%,成立海口威立雅水务-新甫京娱乐娱城-正版App Store。整合全市城建资产,成立城建集团。市政道路清扫保洁以及水域垃圾管理实现环卫作业社会化管理。

对外开放水平有新提高。利用外资稳步增长,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.04亿美元,增长12.8%。进出口势头良好,外贸进出口总额19.34亿美元,增长44.1%。保税区区位调整报批工作有重大进展。积极参与第四届“珠洽会”、泛珠省会城市市长论坛等经贸洽谈活动,区域合作卓有成效。新增国际友城2个,成为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新成员。

(三)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,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

一年来,我们加强重点项目建设,建成一批对今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基础设施项目,城市品质不断提升。

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。完成政府投资45亿元,增长50%。和平桥、人民桥、海南广场周边路网、国兴-海府立交等投入使用;绕城高速、长秀片区路网、海甸岛环岛路、海口港二期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;长流起步区路网、东环铁路海口段、新海大桥的建设已启动,马村港一期扩建工程开工建设。

旧城改造和新片区开发取得新突破。按照“政府主导”和“让利于民”的原则,配套完善多种鼓励措施,玉沙村改造取得重大进展,为旧城改造积累了经验。

完成海甸溪北岸、长堤路改造和五条历史文化街保护的前期工作。大英山、美丽沙、西海岸、新埠岛开发建设全面启动。

城市环境明显改善。三年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,去年拆除违法建筑33.5万平方米,违法建筑行为得到进一步遏制。对和平大道、龙昆北路等一批主干道实施街景立面改造,“一园两湖”整治进展顺利。全面启动污染源普查,继续抓好市中心区污水截留并网工程,完成颜春岭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改造。新增各类绿地240多公顷,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5.9%、40%。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复查现场验收,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新标准复检的城市。

(四)统筹城乡发展,新农村建设呈现新局面

一年来,我们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,加大投入,着力改善农业基础条件,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。

支农惠农力度进一步加大。农林水利支出达2.05亿元,增长31%;对农业直接补贴2536.64万元,增长128%。农业科技110覆盖所有乡镇,23个镇都有电子农务服务站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97家。培训农民3万人次,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.35万人,打工经济进一步活跃。

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。投入2400万元,完成一批田洋整治和水库的除险加固。投入近3000万元,进一步解决羊山地区缺水问题。投入1600多万元,建成防洪楼15幢。完成200多公里的乡村公路建设,农村自来水覆盖率达到93%以上,兴建12个大中型沼气池。公路绿化360公里,造林4万多亩。新增文明生态村170个,总数达982个,占自然村总数的46%,农村面貌发生可喜变化。

(五)更加关注民生,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

一年来,我们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“一号工程”来抓,财政投入社会事业资金达10.86亿元,增长27.6%,办成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。

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。安排7.8亿元,全力推进27项为民办实事事项,除2项需跨年度完成外,其它全部完成。安排就业和培训费达4226万元,新增就业岗位3.2万个。建立零就业家庭援助长效机制,开发公益性岗位1200多个,第一批确认的零就业家庭全部得到安置。建立和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生活困难群众的救济机制,累计发放低保金4003万元,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;针对物价上涨,提高低保对象物价补贴标准,惠及全市低保对象近5.2万人。动工兴建1014套廉租房,向城市低收入困难家庭发放租赁补贴。

社会事业发展成绩突出。深入实施“科教兴市”战略,专利申请量、专利授权量分别增长 49%、26%,新认定9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,荣获“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”称号。教育布局进一步优化,新增优质学位6000多个,加快推进旅职校和四个区职业教育中心建设,教育质量和水平有了新提高。加强疾病预防控制,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,55万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,参合率达98%以上,获得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考核一等奖;完成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,35万多人参保,参保率达95%。文化事业发展繁荣,组织开展38场精品演出、群众性文化活动3000多场次,《大明王朝1566》获得中国电视剧最高奖“飞天奖”,陈素珍获中国戏剧最高奖“梅花奖”。群众体育、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,在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上获4金3铜的历史最佳成绩,在法国举行的“城市之间”国际版上获亚军。

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,保持低生育水平。创新双拥共建新模式,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“六连冠”。妇女儿童、老年人、残疾人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,统计、民族、宗教、社会科学、外事侨务、防震减灾、地方志、档案、科普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。

(六)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,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绩

一年来,我们坚持为民、务实、清廉,政府科学决策、民主执政、依法行政的能力不断增强。

民主法制进一步加强。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、政协民主监督、社会舆论及人民群众监督,加强与各民主党派、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沟通联系。完善市长接待日制度,开通“椰城纠风热线”。进一步完善社会公示与社会听证制度和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。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、建议204件、政协委员提案303件。全面落实“五五”普法教育,社区居民自治、村民自治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。圆满完成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。

行政效能得到提升。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明显,初步实现“一网式”办公和“一站式”服务。优化政府管理流程,政府常务会议议定事项办结率达98%。加大政府目标管理和督查力度,严格执行行政问责制。实施重点项目推进联席会议制度。加强工程招标、土地招拍挂、产权交易、政府采购等关键环节的监管。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,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。

社会保持稳定和谐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,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,“两抢一盗”等影响群众安全的多发性侵财案件明显下降,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94%,排在全国省会城市前列。畅通群众诉求渠道,信访秩序明显好转,群体事件下降13.4%。加强政府应急机制建设,应急预防和处置能力得到提高。深入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,全面完成国家和省确定的整治任务。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,挂牌整治各类安全隐患,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。

各位代表,2007年,是我市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,创新发展思路,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一年;是城乡基础建设投入最多,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同步推进,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一年;是体制创新取得重大突破,重点改革顺利推进,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的一年;是更加关注民生,切实改善居民生活,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一年。我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。

这些成绩的取得,是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,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支持、参与、监督下,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。在这里,我谨代表市政府,向全市人民,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,向各民主党派、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,向驻市人民解放军、武警部队官兵,向一切关心、支持海口发展的海内外朋友,表示衷心的感谢!

在看到成绩的同时,我们也认识到,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:结构性物价上涨比较明显,加重了低收入群体和特困家庭的生活困难;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,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偏低;能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不断增加;社会管理还不够到位,影响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;产业投资不足,社会投资不够活跃;政府作风建设等都存在一些问题。对此,我们必须高度重视,采取得力措施,认真加以解决。

二、2008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

今年,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,是全面完成“十一五”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,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和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,做好今年的工作,意义重大。我们必须主动顺应宏观调控形势,坚持好字优先不动摇,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,坚持解放思想不动摇,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,发挥自身优势,创造条件,抢抓机遇,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。

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: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五次党代会精神,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,全面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各项工作部署。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,发展壮大优势产业;进一步推进重点改革,营造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;进一步争创生态环境新优势,提升城市品位;进一步改善民生,加快社会事业发展,努力构建和谐海口,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。

根据总体要求,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: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2%左右;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%左右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%左右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、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%左右;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%以内;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力争低于去年实际涨幅;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‰以内;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.5%。

三、积极实施“产业兴市”战略

按照“一产做优、二产做大、三产做强”的要求,统筹三次产业发展,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,以大产业壮大经济实力。

(一)着力发展现代农业,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

提升都市型农业发展水平。突出“无疫区、无公害”品牌,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,大力发展畜牧业、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,走高附加值的路子。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,安排专项资金,扶持发展设施农业,切实抓好优质瓜果菜、水产品、热带花卉、禽畜等规模化种植养殖出口示范基地建设。扶持壮大一批龙头加工运销企业,加快桂林洋农副产品出口加工区建设,启动新海港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项目,确保海南国际果蔬交易加工中心上半年投产。建立健全农业检测网络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,确保农资产品和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 97%以上。全面深化电子农务体系建设,增强农业科技110、电子农务的服务功能,拓宽其覆盖范围。努力把海口建设成为全省农产品深加工中心,全省农产品物流中心,全省生态农业和科技农业示范基地,全省畜牧业、设施农业、农产品出口和标准化建设的大市,以及观光农业和三次产业联动的示范区。

切实增加农民收入。安排支农惠农专项资金7835万元,增长30.6%。组织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,继续加大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,培训农民1.5万人次,提高农民致富能力,增加农民的生产性收入。采取多种措施发展打工经济,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,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.2万人,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。落实对农业生产直接补贴的各项政策,增加农民政策性补贴收入。

进一步完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。继续建设一批重大的农业基础设施工程。安排2000万元,基本解决5万农民安全饮水问题;安排1亿元,启动羊山地区生产用水工程;安排6000万元,完成268公里的农村公路建设,在全省率先实现行政村通硬化道路的目标;安排4000万元,加快中心镇建设,调整和优化镇域经济布局,把二、三产业引入中心镇。围绕发展农村经济、增加农民收入,创新文明生态村建设模式,安排500万元,新建文明生态村170个。

(二)大力发展新型工业,增强经济发展后劲

培育发展特色产业集群。挖掘和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,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,延伸产业链,壮大以海马汽车为核心的汽车制造产业集群,以椰树、椰岛、亚太啤酒为核心的食品饮料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,以“药谷”为核心的医药产业集群,以盛之业、优美内衣为核心的化工化纤纺织产业集群,以海宇锡板、金盘电器、三星光缆为核心的机电制造产业集群,增强产业竞争力,形成一批优势更加明显的支柱产业。不断完善园区功能,投入1.7亿元,上半年完成药谷二期、狮子岭飞地工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;启动马村港保税物流园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征地、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;积极筹划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。

发展高新技术产业。安排资金2125万元,继续培育高新技术企业,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快速成长,全年培育5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5家重点实验室。建立风险投资机构和科技型企业投资担保体系,开展“一企一项”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,重点扶持维瑅瑷生物研究院、先声药业等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,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。

加大工业的扶持力度。建立市产业扶持基金,重点扶持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,带动企业和社会投资,不断提高生产性投资的比重。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度监控,协调电、天然气等能源供给,积极发展太阳能产业,拓宽来源渠道,提高利用效能,确保重点企业、重大项目的需要。认真组织实施“优质服务年”系列活动,对工业企业建档立户,实行全程式主动服务,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。

(三)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,提升城市服务功能

加快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。完成《海口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》的编制。加快建设羊山地区、美丽沙、新埠岛、海口湾、金沙湾等度假休闲旅游区,搭建户外有氧运动、主题公园、游客到访中心和自驾车营地等十大旅游平台,促进旅游基础设施上规模上档次。抓住建设旅游岛的有利时机,加快旅游业开放,对旅游要素实施国际化改造,推进旅游服务与国际接轨。上半年推出“印象海南岛”大型实景演出,继续组织定期定址的高品质活动,挖掘琼北湛江区域旅游资源,不断丰富旅游产品。整顿旅游市场,提高旅游管理服务水平,努力建设旅游目的地。加强旅游与房地产的融合,完善住房供应体系,优化商品房结构,扩大住房新的消费热点,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。

扶持发展现代服务业。制定鼓励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。积极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,建设以美兰机场为中心的空港经济区,以火车站为中心的物流区,以新港为中心的商业区,以马村港为中心的保税物流园区和出口加工区。壮大会展经济,建设国际会展中心,积极争办更多的全国性、区域性和国际性会展,扶持会展业做大做强。支持发展创意产业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、连锁经营等新的流通业态,扩大网络信息服务消费。扶持发展工程、管理、信息、咨询等中介服务业。逐步打造经营管理、商业贸易、金融保险、中介服务等四大现代服务中心,增强对全省的服务功能。

四、努力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

按照中央和省委、省政府的要求,全力推进重点改革,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,切实增强发展的活力。

(一)推进重点领域改革,增强发展的体制动力

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。加大强区扩权的实施力度,继续向区级下放管理权限,调整市区两级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,理顺市区财政体制,进一步增强区级发展动力。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,逐步形成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。深入开展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。

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。修订完善《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规定》,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的组织、管理和监督。制定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管理办法,营造代建制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,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城市建设,逐步建立城镇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和运营管理的有效机制。在中央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背景下,积极化解不利因素,努力吸引社会资本和民间资金,提高民营资本在总投资中的比重,保持必要的投资规模。

深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。积极探索国有资产运营的新模式,进一步整合国有资产,组建城投集团,深化城建集团运营机制改革,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。支持水务集团整合琼山自来水公司,加快海峡航运、水务等集团公司的资本运营,努力培育新的上市公司,扩大企业融资渠道,放大国有资本。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,规范国有资产的运营,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。加快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。支持配合农垦改革。

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。认真落实我市《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》,按照政事分开、政企分开、管办分离的要求,理顺行业管理体制,推进文化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。拓宽融资渠道,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,政府重点投向满足市民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需求的文化设施领域,对公益性演出、高雅艺术的商业演出逐步实行补贴。

大力扶持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。着力落实我省《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》,进一步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,加快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,扶持和鼓励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到深圳中小板、创业板上市融资,着力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。落实非公有制企业“收费检查卡”登记制度,切实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。建立适合非公有制企业特点的信用征集体系、评价发布制度以及失信惩戒机制。对纳税大户和信用好、为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非公有制企业和经营者实行表彰奖励,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。

(二)提高开放合作水平,构筑开放型经济新格局

大力开展招商引资。整合各类招商资源,整体策划招商工作,集中力量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招商活动,形成招商合力。突出招商重点,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园区载体功能,着力提高先进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、现代农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利用外资比重。创新招商引资方式,加大招商项目的策划、储备和推介力度,力争引进一批重大项目。

积极参与区域合作。加强基础设施、产业规划与周边县市的对接,积极构建以海口为中心的琼北综合经济区。强化琼北湛江区域旅游合作,拓宽合作领域,提高合作水平,积极打造琼州海峡两岸经济带。深化“9+2”泛珠三角区域在农业、旅游、贸易、科技等方面的合作,力争在区域合作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。

五、着力推进温馨宜居城市建设

按照建设全国最精最美省会城市的总要求,坚持规划科学化、建设集约化、管理精细化,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上新台阶。

(一)加强城市规划建设,提高城市品质

提高规划水平。统筹编制重大基础设施、生态环境、产业布局等规划。完成西海岸控制性规划、新港文化休闲中心区规划设计、海甸溪南岸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。切实强化规划的实施,依法加强执行监督。

完善城市综合功能。加快重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,全面完成绕城高速、滨江西路、长秀片区路网、省政府周边路网等项目建设,加快推进东环铁路海口段、丘海大道延长线、龙昆南路延长线、海甸岛环岛路等项目建设。做好重点项目建设前置性工作,统筹做好项目的征地、拆迁和安置房建设,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。全力推进西海岸起步区路网和污水管网建设,加快美丽沙、桂林洋高校区、金沙湾等新片区开发进度,做好滨江新城和江东组团开发的前期工作。玉沙村、海甸溪北岸、长堤路、五条历史文化街的改造要取得明显进展,继续实施主次干道的街景立面改造和小街小巷的路面硬化。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,加快公交乘换枢纽建设,继续在快速路和主路上设立公交客运走廊和站点,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交通体系中的主导地位。

(二)创新城市管理机制,提升城市管理水平

创新城市管理模式。突出人性化、精细化管理,加强对市容环境、景观亮化、重点区域的综合整治,进一步改善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。建立城市综合管理信息系统,开通“12345”热线,实行常态化、规范化、数字化管理,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快捷反应能力。进一步健全市、区、街道(镇)分级管理体制,赋予基层更多的管理权限,充分发挥社区、居委会在城市管理中的积极作用。

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。巩固和扩大三年环境综合整治成果,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,初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。继续推进违法建筑专项整治,遏制城乡新增违法建筑。继续开展项目建设的施工管理,推行文明施工、紧凑施工、规范施工。完成市区农贸市场三年改造方案,启动改造提升工程。以“降事故、保安全、保畅通”为目标,集中力量开展“交通专项整治年”活动,增强市民交通意识,科学系统规划道路交通,提高执法水平,确保交通秩序明显好转。

(三)加强环境建设保护,推进“生态海口”建设

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。制定《海口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》。加强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,切实推进白沙门污水处理厂二期、长流污水处理厂、龙塘污水处理厂建设,进一步完善市区污水截流并网工程,确保污水处理率达到80%以上,切实改善市区地表水体的水质。加强城区垃圾处理站(点)建设,安排1000万元,建设6座垃圾转运站,确保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%。全面开展全市污染源普查,加强大气污染、水体污染和噪声污染专项整治。加大植树造林力度,继续建设“百里绿色长廊”乡村公路林、海防林,推进一批街心花园、公共绿地和居民区绿地建设。

加强节能降耗和防污减排工作。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,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、消费模式和城镇建设模式。对重点行业、重点企业排放实施重点监控,推行清洁生产,推进余热、废水、禽畜养殖业废弃物等综合